研究領域

理論及觀測宇宙學
理論及觀測宇宙學
宇宙學為研究宇宙整體及其大尺度之特性。我們的目標為了解整體宇宙的本質,起源及其演化。宇宙包含其中所有物質,能量,時空及其間的作用力。本所宇宙學研究小組專注於以下的研究主題:對微波背景輻射的量度及分析,利用多波段觀測及分析高紅移星系和星系團的形成,進而了解暗能量及暗物質的特性。
河外天文學
河外天文學
河外天文學為當代天文學中最活躍的研究課題之一。本所河外天文研究小組成員研究的課題相當廣泛,從星系團到活躍星系核, 臨近星系到高紅移星系等。我們特別有興趣於星系的形成及演化,星系間交互作用,星系內之星際間物質,活躍星系之活動及星爆。本所河外天文研究小組研究方法運用了多波段觀測,包括電波,紅外線,可見光及 X射線,進階分析技術,及包含了磁流體力學模型的理論研究。
恆星形成
恆星形成
恆星由分子雲形成,為宇宙最基本的組成份子。恆星形成的過程改變了分子雲的物理及化學環境,因此不僅控制了星系的結構和演化,也掌控了重元素逐步生成,及讓生命得以產生的行星環境。在如此的動力過程中,分子雲收縮產生了分子雲核,進而因重力坍縮形成年輕星體,接下來經由拱星盤發生物質吸積,這又伴隨著如恆星風,噴流或外向流導致物質流失,最終分子雲包層潰散。本所恆星形成研究小組致力於以理論模型及觀測上的證據來了解恆形形成過程的本質。
行星科學
行星科學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ASIAA)的行星科學團隊參與許多太陽系及其他恆星相關的廣泛研究課題,包含了理論模型與觀測,並且持續的成長。
高能天文物理
高能天文物理
本所高能天文物理研究方向包括了雙星系統與星系中心流向黑洞吸積之特性,雙星系統中子星及黑洞的形成,從獨立磁化中子星或伽瑪射線雙星系統成員之高能幅射機制。